12600多噸重金屬污泥干化變燃料
隨著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和工業化進程加快,污水處理率逐步提高,伴隨產生了大量污泥。污泥含有重金屬、有機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,隨意拋棄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。浙江大學熱能工程研究所嚴建華教授團隊研發的新型技術,可以把污泥干化后轉化成為可用的燃料,然后通過高效清潔的方法焚燒處置,實現污泥的減量化、無害化和能源化。這項成果1月9日在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獲科技進步獎二等獎。
嚴建華團隊是我國最早開展污泥能源化處理處置研究的團隊之一。他們將研究方向聚焦在干化焚燒這一具有減容明顯、無害化徹底、占地小、可能源化利用等諸多優點的技術上,進行深入細致的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。
針對國產“污泥”水分含量高,常導致干化設備粘滯、磨損嚴重,難以用機械方法脫除的難題,嚴建華團隊從污泥的物理化學特征的基礎研究入手,創新性提出了克服污泥粘滯的間接熱干化的工藝,并在此基礎上開發成功了攪動型的熱干化裝置。通過工藝技術的創新,將污泥中的水分從80%干化到40%、30%,甚至更低。
經過熱干化以后的污泥,1噸熱值大約為1/4噸原煤的熱值,成為了一種低品位的燃料。為了實現污泥高效低污染的燃燒,又開發了基于復合循環流化床的污泥燃燒技術。焚燒后的污泥體積減量可達90%,剩下的飛灰可以被綜合利用,制成有用的建材產品,實現完全的資源化利用。
目前,該團隊研制的污泥干化焚燒設備已在全國16個省市推廣應用110余臺(套),市場占有率超過70%。利用該技術體系,每天處理污泥12600多噸,近三年產生經濟效益近40億元。
查看更多(共0)評論列表